业务领域
Practices
规避企业法律风险 成就法律型管理者
入世以来,中国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风险: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摆在管理者面前。
如今,高管们逐渐意识到了法律知识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法律知识从“消防员"、“抢险队”的角色转换为“预防员”,法务修炼正成为高管学习提升的热门选择。
法律风险亟待防范
近年来,我国大公司遭遇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中航油亏损、长虹被拖欠巨额货款等……这些事件的共同点是因遭遇法律风险而产生严重问题。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但大部分中国企业的高管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提供的《中国企业100强法律风险报告》中显示:通过中外对比,中国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上的平均花费仅占总收入的0.02%,折合成法律风险评分仅为2分,而实际的法律风险评分的中间值为42分。
公司法律风险的表现
公司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法律风险表现形式:制造型行业面临的生产许可、环境污染、劳动纠纷、重大安全事故的法律风险;金融行业信托、证券业务、股票上市与交易法律风险;高科技企业自主知识产权风险以及物流贸易行业仓储、运输、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问题等。
2、组织处罚:新《公司法》、《证券法》颁布后,上市公司、公司管理人员和董事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可能被摘牌,所有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公司产生毁灭性影响。
3、海外市场风险:如外国供货商破产或终止合同、因货物不符合规定而导致延迟等。同样,在中国境外市场销售产品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法律风险。
4、重大财务行为:如偷漏税、虚报利润、账外资金循环等。
5、知识产权:如公司发展战略、核心生产技术、品牌战略等。
6、重大诉讼:逐渐增多的公益、群体性诉讼、小股东起诉、劳动争议纠纷;潜在的刑事诉讼,新闻曝光等也迫使公司必须依法经营和管理。
7、企业改制和上市:涉外、金融债权债务、劳资、知识产权,以及涉及企业改制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
8、高管人员职务和经济犯罪:涉嫌欺诈发行股票、涉嫌挪用公款罪等等。
法律风险导致的危机
1、中国人寿集体诉讼案
2003年12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同时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上市股票。然而2004年1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公布 2003年度审计报告,披露中国人寿前身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存在重大违规。2004年3月,美国投资者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宣布拟对中国人寿提起集体诉讼。据报 道,中国人寿已向中国政府缴纳了税金和罚金。此案反映了国内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须遵守市场规则和当地监管规定,否则将面临巨大法律风险。
2、华为—思科知识产权诉讼案
2003年,思科系统有限公司在美国德州联邦法庭正式对华为公司及其美国分公司软件和专利侵权提起诉讼,提出巨额赔偿要求。尽管诉讼案最终和解,但对于刚刚开始国际化布局的华为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